Post By:2020/4/30 22:17:57
几篇供小学生参考的下水文
学生写作文时一般都找参照,参照最多的是其同年级学生所写的作文。以前我很认同这样做,直到最近翻了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,才感觉这样做未必合适,特别是对于三四年级的小学生。因为刚试水的东西问题太多,如果把它们作为范模,自然会把那些问题也接受了下来。如果行成惯性,成年后也不容易发现纠正。所以我认为,小学生所阅读参照的应该是问题少的文字,最好是名着。
可问题是,成年人的作品针对性很强,指导意义大的东西并不多,所以才有教师写“下水文” 的提倡。现在我正指导三年级的外孙写作,写了几篇这样的东西。不敢说有多么高的水平,可问题比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写的肯定少。发表出来,只是为了在一个材料堆里,增添几块砖瓦。
抓河蟹
记事的时候,家乡的河蟹很多,河里湾里都有。有一年雨水多,一人家竟然在猪圈里捞出一只很大的。
我所说的河蟹,就是想现在人说的闸蟹。由于河蟹在我们这里绝迹了几十年,现在又从外地贩运了进来,作为商品标记的是闸蟹,人们有都跟着叫这个名字了。反正它不会犟嘴,叫什么,全凭人定。
海边有一道沙岗,岗后有一条沟,常年不干,两壁分布着许多蟹洞。夏天水暖,许多人趁着歇晌的时间到那里去摸。摸着就装进小袋子里,常常能把袋子装满。
抓蟹子需要技巧,不犹豫一把抓住,紧紧地攥着,使其不能活动。它的两只螯很有力气,被它们“咬”住手指,会痛彻心扉,并且还很难摆脱。常常是蟹子跑了,丢下的螯仍然会继续钳着,还是有同样的力气。
沙岗前是一片草滩,若干水沟胡乱分布着。沟里长满芦苇类杂草。水干后,十几岁的后生结伙在那里割草。许多河蟹就趴在草丛里。草去了,它们便暴露了出来。我当时七八岁的样子,跟几个伙伴在滩里放羊。与我奶奶住一条胡同的一个,他母亲与我奶奶十分投缘,他每抓到河蟹都是给我。
村东一条河,通钱谷山,山洪暴发,上游常有河蟹随水而下。孩子们便到河里去等候,希望有意外的收获。由于人多机会少,偶尔有抓到的,多数人还是空手而归。
放羊
1963年从春上起,养了一白一黑两只羊,白的是自己家的;黑的是爷爷家的。
那年七岁,是可以放羊的年龄。开始时候自己一个人去野地放,一般走不远。村子东头有一条河,河岸上长满青草。沿河岸有一条羊肠小道,道东有一大片荒地,多数时候我会把羊拉到这两个地方去。
白羊是母羊,性情温顺;黑羊是公羊,性格顽劣。路过庄稼地,它们见到青苗就想啃。白羊还好说,用力就能拖住。黑羊非得吃几口才能拉回来。
黑羊很喜欢打斗,遇到同性,便气势汹汹地奔过去。放羊的也有大一点的孩子,见到羊抵角兴奋劲就来了,总是起哄挑逗它们。我年龄尚小,身体瘦弱,要阻止力不从心。
期间,还闹了一次危险。两只羊拴在一根绳子的两头,一南一北地吃草。我把绳子扛在肩上,不知不觉中它们的方位调了个个,脖子上的绳子正好圈成了个扣,它们一齐往外挣,勒得我喘不上气来,幸亏被人发现,才没出人命。
逐渐邻居家也养起了羊,有了伙伴,人多胆壮,于是放羊的地方大大地扩大了。临海有一块海滩,长得草齐崭崭的,既密且肥。宛如一领大地毯,从脚下一直延伸到天边。把羊牵到那里一放,就不用管了。草地中间稍高一点的地方突起很厚的沙,几乎没长草。沙很细,赤脚踩着很舒服,我们天天就在那上面玩。
一天,日暮的时候,我们正收拢羊回家,邻居的两个姐姐找弟弟不着了。远处去找,发现弟弟身下垫着几块石头睡着了。任凭怎么叫,都没有反应。我们几个便轮流把他背回了家。当时人穷命贱,没有上医院的习惯,他父亲折了一根桃树枝在他身上拍打,口中念念有词,暗示是在驱鬼。不久他醒了过来,几天后便痊愈了。现在想,那是高烧导致他昏迷的。
不到一年,羊长大了,卖了后家家都不养羊了。据说白养了一年不说,秋后成年羊连春天羊羔的钱都没卖出来。我也结束了这段放羊的经历。